欢迎访问联系官网!

全国咨询热线

18652144111

联系
您的位置:首页 > 测绘资讯 > 测绘知识

99%测绘人都用得到,基坑回弹监测方法详细分析!

发布日期:2023-03-29浏览次数:33

点击上方【大水牛测绘】关注我们


地基土大面积开挖后,由于地基土自重应力的卸除,使地基土回引单隆起,便引起地基土结构产生破坏,以致对主体建筑物以及邻近建筑物造成一定影响。

地基土回弹量的大小和分布情况,在设计时对地基变形模型的选用及基础强度的设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保证基础设计的可靠和保护邻近建筑的安全,对基坑底面的回弹和今区近地面的变形监测,便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基坑回弹监测,便成为建筑工程勘察中变形监测的一项重要的工作。


基坑回弹观测比较复杂,需要建筑设计、施工和测量人员密切配合才能完成。回弹监测点的埋设也十分费时、费工,在基坑开挖时保护也相当困难,因此在选定点位时要与设计人员讨论,原则上以较少数量的点位能测出基坑必要的回弹量为出发点。

1、回弹标志的埋设方法说明如下。

辅助杆压人式标志应按以下步骤埋设(图29):


(1)回弹标志的直径应与保护管内径相适应,采用长0.2m的圆钢,其一端中心应加工成半径为15mm~20mm的半球状,另一端应加工成模形。

(2)钻孔可用小口径(如127mm)工程地质钻机,孔深达孔底设计平面以下0.2m~0.3m。孔口与孔底中心偏差不宜大于3/1000,并应将孔底清除干净;应将回弹标套在保护管下端顺孔口放人孔底(图29a);不得有孔壁土或地面杂物掉人,应保证观测时辅助杆与标头严密接触(图29b)。

(3)观测时,应先将保护管提起约0.1m,在地面临时固定,然后将辅助杆立于回弹标头即行观测。测毕,应将辅助杆与保护管拔出地面,先用白灰回填厚0.5m,再填素土至填满全孔(图29c)。

2、钻杆送人式标志(图30)应采用下列要求埋设:


(1)标志的直径应与钻杆外径相适应。标头可加工成直径20mm的半球体;连接圆盘用直径100mm钢板制成;标身由断面角钢制成;标头、连接钻杆反丝扣、连接圆盘和标身等四部分应焊接成整体。

(2)钻孔要求应与埋设辅助杆压人式标志的要求相同。

(3)当用磁锤观测时,孔内应下套管至基坑设计标高以下。观测图30钻杆送入式标志前,应先提出钻杆卸下钻头,l标头;2连接钻反丝扣;3连接圆换上标志打人土中,使标头进盘;4标身至低于坑底面0.2m~0.3m,防止开挖基坑时被铲坏。然后,拧动钻杆使与标志自然脱开,提出钻杆后即可进行观测。

(4)当用电磁探头观测时,在上述埋标过程中可免除下套管工序,直接将电磁探头放人钻杆内进行观测。

直埋式标志可用于深度不大于10m的浅基坑配合探井成孔使用。标志可用直径20mm~24mm、长0.4m的圆钢或螺纹钢制成,其一端应加工成半球状,另一端应锻尖。探井口直径不应大于1m,挖深应至基坑底部设计标高以下O.lm处,标志可直接打人至其顶部低于坑底设计标高30mm~50mm为止。


3、采用电磁式沉降仪观测时,亦可采用以上方法埋设电磁环标志,电磁环标志的埋设可参照安装使用说明书。

地基回弹观测不应少于3次是进行地基回弹观测数据分析的最低要求,有条件的时候尽量在基坑开挖阶段,根据基坑分层支护,分层开挖的原则,每层进行基坑回弹观测。以取得较为详尽的回弹资料,供建筑结构设计人员使用。

同时,也能避免由于个别监测点破坏,基坑回弹数据几乎不能使用的情况发生。基坑开挖前的回弹观测结束后,为了防止点位被破坏和便于寻找点位,应在观测孔底充填厚度约为1m左右的白灰。

基坑开挖后的回弹观测应在每个监测点挖出后即时进行观测,是为保证基坑回弹标志挖出后能够即时测量到该点的基坑回弹数值,而不会因为基坑其他地方的开挖破坏基坑回弹标志。

回弹监测点位布置图及回弹纵、横断面图示例(图31)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 0
标签:全部
网友评论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

美国网友

Copyright © 联系备案号:苏ICP备19068495号-3 本站关键词: 水位管 水位计 水准点 测钉 测斜管 测斜仪 网站地图百度 / 谷歌

定制所想:DSN[大水牛测绘]统计代码放置

联系扫一扫咨询微信客服
1865214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