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 关注我们吧~
2.1 公路踏勘选线
公路选线应考虑地区经济发展近期的要求,也要顾及今后发展的需要,通过图上与实地踏勘选线,达到工程造价最低,线路最优。
1.图上选线。 收集中、小比例尺的地形图,在图上选定一条或几条较为合理的路线。
2.实地踏勘选线。 在图上选线的基础上,沿图上选择的路线进行实地踏查。根据公路建设目的、等级,结合线路地质地形条件,确定一条最经济、最合理的路线,选线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既要充分利用地形地物,节约用地,少占农田,保护历史文物等,又要考虑今后发展的需要。
(1)平原微丘区路线,应处理好线路与农田水利、道路、村庄和其他建筑物的关系,路线应短捷、舒顺,并注意整体线形的协调和连续性。
(2)越岭路线,应选择好垭口和坡面,需要展线时,应充分利用自然坡面展线,不得已时可用回头展线。
(3)沿河线,应根据河岸两侧自然条件、农田、水利、居民点分布和洪水淹没等情况,确定应走的河岸及跨河换岸的位置;调查洪水位,合理控制线路高程。
(4)山腰线,应布设于地形、地质、水文情况良好的一侧山坡,并应通过纵坡调整,避开支沟发育、剥蚀严重的“鸡瓜”地形和悬岩陡坡。
(5)山脊线,应对分水岭各垭口进行放坡试线,确定垭口控制点,尽量利用平顺、开阔的山脊布线;如需沿分水岭侧面布设时,应按山腰线的要求处理。
对于低等级公路,一般采用一阶段勘测,现场选线,在路线转折处打交点桩,编号冠以JD,即JD1、JD2、JD3、……。高等级公路采用两阶段勘测,选线由工程师执行,路线转折处插大旗。
2.2 中线测量
中线测量是把公路的中心线(中线)标定在实地上。从平面上看,公路一般由直线和各种曲线组成,如下图所示。
中线测量的工作包括:测设公路各交点(JD)、量距和钉桩、测量路线各偏角(D)及测设曲线等。
2.1交点与转点的测设
道路经规划设计后,其起点、转折点及终点(统称为线路主点)的设计位置均已标注在总平面图上。中线在路转折处要测设曲线,以使线路顺适,行车安全。中线测量的任务就是按给定的设计位置,将这些主点测设于实地,并用木桩进行标定。
路线的转折点称为交点,以JD表示。
当两相邻转折点之间距离较长或通视条件较差时,则要在其连线或延长线上增设一点(或数点),以传递方向,此增设点称为转点,以ZD表示。
1.交点的测设
(1)根据与已有地物的关系测设交点
如下图所示,在一些有固定建筑物的地区,可根据设计交点与建筑物的位置在地形图上事先量出交点到建筑物的距离,在现场用距离交会法或直角坐标法测设出交点的实际位置。
(2)根据导线点的坐标和交点的设计坐标测设交点。按导线点的已知坐标和交点的设计坐标,事先算出有关测设数据,按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或距离交会法测设交点,如下图,首先计算出A8到JD16之间的距离D,以及夹角β,然后用极坐标法测设交点D16。
(3)穿线放线法测设交点
当线路主点不能直接测设出、且定测中线离初测导线不远时,常采用此方法。
(a) 放点
放点常用的方法有极坐标法和支距法。
(b)穿线
(c)交点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