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 关注我们吧~
在土木工程、测绘等领域,计算基坑土石方量是一项常见且重要的工作。今天,就给大家详细讲解如何使用南方 CASS 软件来计算基坑土石方量,学会了它,工作效率大大提升!话不多说,咱们开始吧。
一、计算前准备
计算基坑土石方量前,需要明确基坑的设计参数。如图所示,外边线是设计的基坑上边线,高程为 55;里面是开挖后的基坑底下边线,设计高程为 50 ,图纸西方还有一处其设计高程为 46。这就意味着两处之间是存在一个台阶的。在实际测量前,了解这些参数很关键。
二、测量原始地面
在进行基坑开挖前,要对原始地面进行测量。测量时,有两个关键要点:
1. 测点分布:高程地形点要分布在范围线外面,保证测量范围大于需要开挖的范围。
2. 测点密度:测点不能间隔太远,要按照地形合理测量。如果是模拟练习,没有实际测量的地形点,可以通过快捷键 “g” 插入高程点来模拟,完成后保存作为原始地形点。
三、制作三角网文件
1. 绘制范围线:使用多段线命令,例如我们以 5 米或 10 米的间距,沿着基坑范围线绘制。
先画外面的范围线,再画里面的范围线。绘制完成后效果如下:
2. 制作等高线:以防有朋友不知道如何制作等高线,我们来简单示范一下。插入高程点(选择 “否”),随意输入高程值(如 20、10 等)。
接着,使用【等高线】- “建立图面上的高程点”“用高程点绘制等高线” 等功能,将绘制的高程点之间全部选中即可。
根据下图的步骤制作等高线,刷等高线命令是 “s” ,先选择等高线,然后再刷基坑边线使其成为等高线即可。操作完成后,要根据设计高程修改等高线特性,将相应位置的标高分别改成 46、50、55。
我们可以讲绘制好的内容保存一下,等高线生成数据文件。
3. 生成 DTM 文件:展高程点,选择对象生成 DTM 文件,删除多余的三角形,检查无误后存盘并绘制等高线。绘制完成后,可通过显示里的三维动态显示查看绘制形状,检查三角网与需要开挖的地形是否符合。若有较大差异,可增加高程点完善图形。确认无误后,在等高线里选择三角网的存取,将三角网文件存盘备用。
四、计算土石方量
1. 选择计算方法:选择 “工程应用” 中的 “方格网的土方计算” 。
2. 设置参数:选择计算区域边线(即最外面的开挖边线),根据提示选择高程点坐标原始数据文件(如果有实际测量数据则选择测量文件,若没有可自行编辑)和之前建立的三角网文件。方格宽度可根据地形点密度选择,示例这里选 10,确认后即可完成计算。
3. 结果查看:计算完成后,方格网中黄颜色的字代表原始地貌的高程点,蓝颜色的是设计的开挖面高度,左下角的数值是原始高程点减去设计高程得出的开挖高度,“W” 后面的数值表示该区域的挖方量。
五、注意事项
1. 原始测量点的范围一定要大于需要开挖的范围,这样才能保证测量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生成三角网文件时,要特别注意边角的高程。如果生成的等高线和需要开挖的形状不符,要及时增加高程点调整。
3. 多练习多模拟,熟练掌握操作流程,遇到不同情况就能轻松应对。
希望这篇教程能帮助大家掌握南方 CASS 计算基坑土石方量的方法。如果觉得有用,记得点赞、关注和转发哦!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